Quantcast
Channel: 我們甚至失去了黃昏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19

抹除邊界(上)

$
0
0


二〇一四年七月一日,許多店家拉下鐵門,專賣中國禁書的二樓書店人民公社、關懷社會運動的序言書店,皆貼上「前往七一遊行」的告示。午後一點三十分,香港地鐵港島線的人潮比往日洶湧,為著這天是香港揚稱「佔領中環」的重要演練。下午三時,足足有六個足球場大的維多利亞公園已萬頭鑽動,遊行者多身著白衣,貼著「梁振英下台」的貼紙、持「我要普選」的手舉牌,港人不畏炎夏:「試問誰還未發聲?今天要為香港的前途走一程!」

比起過去十年的七一遊行,今年人數突破五十一萬人,達到歷史新高。港人為何如此憤怒?Annie和Chris手中那張印著總統馬英九肖像,並寫著「台灣同胞速逃!你們有民選馬英九,香港只有中共走狗」的手舉牌,即是回答。

Chris表示,香港回歸中國前,港人一直對中國存有恐懼。「六四事件對我們來說,是很大的震撼。」許多人在回歸前逃離香港,至於走不掉的,「只能期待中國承諾實現一國兩制。」一國兩制保證香港可繼續運作資本主義,享有除國防和外交外,其他事務高度自治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但十七年來,我們始終沒有普選自己特首與立法會的權力!」

香港特首是由來自三十八個代表不同行業、專業、勞工、社會服務團體及區域組織的界別所選出,絕大部分政治立場皆傾中,且民眾沒有揀選特首人選的權力。至於立法會的議員席次,一半普選,另一半則與特首選舉一樣是功能界別,由各界自己推選,看來相對民主,但仍存權力壟斷現象,如廚師無權投飲食界、工人無權投勞工界、教師無權投教育界。

初始回歸,港人雖已要求普選,但未特別感受無法普選的問題。直到二〇〇三年中國推動《香港基本法》中第二十三條立法。第二十三條明指:「香港特別行政區應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竊取國家機密的行為,禁止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進行政治活動,禁止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與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建立聯繫。」由於當時正值香港對抗SARS危機期間,此立法將排除被告人利用公眾利益抗辯的權利,港人擔憂這項反案將影響新聞報導採訪與言論自由。

當年超過五十萬港人於七一上街遊行,阻止二十三條立法,令港人加深落實自治的信心。二〇〇七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香港可於二〇一七年普選行政長官、二〇一八年普選立法會,泛民主派議員、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香港中文大學公民社會研究中心主任陳健民及牧師朱耀明,促請政府盡快諮詢政治改革方案,但中國僅表示「會在適當時進行政改諮詢」。

政改沒有著落。隔一年,香港開放中國自由行,文化上的差異,讓港人不適。二〇一〇年,大批中國人在香港搶購奶粉回中國傾銷,使香港奶粉短缺,雙方對立加深,並引發港人重建「邊界」的焦慮。Annie表示,回歸中國後,香港遭遇各種面向的衝擊,但都看不見改善。以奶粉事件為例,香港政府在二〇一三年二月發出改善與監控措施,「但香港的奶粉商還是會囤貨啊,買不到就是買不到,香港人也沒辦法。」

二〇一一年,戴耀廷、陳健民及朱耀明發起「和平佔領中環」運動。隔年,香港特首梁振英上台,著手在小學一年級至中學六年級的學科中「非強制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其內容避開近代中國八九民運、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等爭議事件,且要求教師對學生 「是否愛國」進行評估,讓港人對無法普選的制度達到巔峰。Annie表示:「雖然普選出來的人不見得好,像你們台灣,也有很多問題。但若有制度,當這個人做不好,至少可以推翻他。」

今年遊行人數突破新高,和「和平佔中」發起全民公投行動,讓全民票選出港人理想的普選方案有關。六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九日,十八歲以上香港居民皆可投票。投票期間,中國片面發出「一國兩制白皮書」,強調香港高度自治「限度在中央授予多少權力,香港就享有多少權力」。白皮書激發港人的反感,在二十九日晚間開票後,共有七十八萬人參與投票,最後真普選聯盟的「三軌制」方案,在電子投票中以四十二.一%得票率當選。

「三軌方案」包含「公民提名」、「政黨提名」和「提名委員會提名」三種參選行政長官的方式。另外兩個方案,也都強調「公民提名」的必要。不過「三軌方案」其實存有爭議。三軌方案言明:「除非參選人不符合法律就候選人的明文要求(如須年滿四十周歲、沒有外國居留權等),否則提名委員會須確認由公民提名或政黨提名取得候選資格的參選人;提名委員會不能因『愛國愛港』、『與中央政府對抗』等政治審查而拒絕確認。」

不同於其他兩個普選方案中,強調提名委員會要由「立法會『直選』議員」及「區議員」組成,「三軌方案」的提名委員會,仍未脫《香港基本法》中,主要由四大界別組成的框架。儘管如此,「佔領中環」行動認為,因全民投票中,支持公民提名元素方案總投票人數超過九成,戴耀廷說,中國和香港「已進入對話階段」,遊行後將約見香港政府政改三人組,將暫緩「佔中」。

中文大學社會學教授趙永佳直言,公投行動未到香港反抗的高峰。「若這是高峰,那就完蛋了。」趙永佳表示,至六月二十六日止,上網投票者雖高達五、六十萬,但實際到投票所的只有四萬人。「而無論哪一種投票方式,都算是成本很低的反抗參與,未來必須有新的一波行動。」

呼應趙永佳,在反國教運動中,被指為「港獨分子」的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等人,發起遊行後佔領特首辦公室與中環遮打道的行動。留下參與的民眾,在七月二日凌晨三點多遭到驅離與捉捕,這批遭逮捕者,有不少八〇,甚至九〇後的年輕人,其中不少人,啓蒙自二〇〇八年底的菜園村反高鐵事件。

菜園村,是中國欲興建廣深高鐵所迫遷的村落。港人普遍相信,透過興建高鐵,將抹除深圳與香港的邊界,達到實質統一目的,再無一國兩制。這幾年,港獨的聲音,也因此愈發成形與壯大。

「但現在發生的社會問題,其實在回歸前就出現,」趙永佳觀察,這波抗議動能,主要來自官商勾結問題不斷爆發,「也就是說,香港是對『解決分歧』的機制不滿。否則圖利財團等事,在港英時期早都存在。」

被視為「承擔香港未來」的年輕人以身搏鬥,爭取香港的未來。但未來是什麼?要從哪裡扎根?香港的下一步,該從哪裡起步?(待續)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1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