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我們甚至失去了黃昏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19

耗盡台灣生態本的八千億

$
0
0


日前,行政院舉辦「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記者會」,就綠能建設及水環境部分做出政策宣示。但究讀行政院提出之簡報與觀看現場直播,可以發現,新政府依舊擁抱陳舊思維。

基礎建設之定義,是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一般物質條件,換言之,即是「公共建設」,蔡政府的施政中,雖洋洋灑灑條列這些建設之必要,如「提升區域間資源流通效能;因應氣候變遷、能源轉型並實現非核家園,亟需強化韌性國土及建構綠能低碳社會」,實際上,卻是將這些建設視為擴大內需與吸引外資的工具。

綠能只是包裝紙

政務委員吳政忠在記者會上說明,為達成非核家園與二〇二五年的綠能設定,必須大力發展離岸風機與太陽光電。而在此設定下,台灣將能成爲亞洲綠能生產基地。吳政忠表示,這些建設無須挹注大量經費,只要重新盤整相關法規與建置,不但能達成目標,還能引進國外投資達一.八兆台幣。

但早在核四是否應封存爭議高峰,民間團體已不斷強調,要達到非核家園與減碳雙贏,必須提升能源效率達到用電零成長;此外,若要提升再生能源的使用與普及,還得提高經濟誘因。然這兩項重點,不管哪任政府都未曾重視,更別說這整體投資上看八千億,但綠能預算約只佔二五〇億。而行政院報告理應嚴謹,任何公共建設都應有精細、合理的益本比分析,但行政院針對綠能投資的效益,竟是引述媒體報導,讓人看不出此投資效益的真實情況。

在行政院提出的綠能建設計畫中,依舊以大型、壟斷發電為思考,與近年台灣公民社會希望推動的,小型、分散式電力背道而馳;其次,只著重大型電力的制度調整,會大幅限縮再生能源的發展使用。如雙北地區的太陽能電板設置,之所以推廣不周,與現有房舍多違建有關,不思考修正這些限制,將無法吸引投資者開拓市場,且會讓業者變相選擇方便回本的大片土地進行建設。然而,目前已實施的農地種電,卻與農業政策多有衝突。當施政者漠視建設內容的缺陷,只會持續與台灣社會長期未能解決的問題產生扞格。

相互矛盾的政策

水環境建設的內容,即充滿矛盾。首先是治水措施,思維仍滯留於二十年前,學者廖桂賢針對此一議題已書寫過無數專文,指出在氣候變遷情境下,人應該思考與水共存,西歐國家在水患治理的策略上,已開始反省「築堤束水」的問題,反其道而行,開始「還地於河」;長期僵化的築堤思考,反會使堤防在天災時可能成為人禍。

而近年來,易淹水地區早已從西部沿海擴散至北部如桃園、台北、宜蘭等城市,這些都市地區的淹水,與都市裡的非都土地不斷被變更為都市用地、缺乏滯洪功能息息相關,然現下的都市政策,卻是以防災為名持續進行都市擴張,不僅如此,農舍管制也依舊失靈。回溯歷史,政府砸下八年一一六〇億施行「水患治理特別條例」,此條例結束後,行政院又另提六年六百億的「流域綜合治理特別條例」草案,但這些民脂民膏,從未換得災難的終結。

除了治水,蔡政府迄今還擁抱陳舊的水庫思維。在行政院的說明裡,將水庫建設包裝成「調配」所需。但水資源的調配重心在於管理,不在建設,而調配核心,在於盤點水的總量。過去,水利署曾能大致掌握台灣的水量,但卻因工業用水需求孔急導致用水不足。乃至氣候變遷、極端降雨、枯旱分明,水的掌握更有難度,而這也導致農業用水持續遭受剝奪。

一直以來,水利署不斷提出工業用水必須自覓水源如海水淡化、廢水淨化重新利用,但沒有一任政府有魄力提高工業水費,反倒不斷思考為其找水。蔡政府施政計畫中的烏溪鳥嘴潭人工湖工程計畫,以及大安大甲聯合調水計畫,就是近年最被抨擊的兩個開發案。其中大安大甲聯合調水計畫的環評結論甚至早遭高等法院撤銷,如今蔡政府打算讓其捲土重來,不僅是擴張行政權力打司法一響亮耳光,也讓人擔憂,對工業的一再縱容,將導致更多生態浩劫與社會失衡。

早該廢棄的水庫思維

天花湖水庫為例,此案雖已通過二階環評,但其開發將導致一村莊的迫遷。更大的問題是,而在通過環評時,雖曾要求需保障後龍溪下游三千八百公頃之灌溉水權。但從歷史來看,迄今未有任何一項水利建設,會以農業用水為優先保障。

除此之外,天花湖水庫若真通過開發建設,也將使長年的保育運動為之重挫。在此案環評中,是以湖山水庫的生態保育措施與石門水庫集水區治理的工程生態檢核,來爲開發案做生態補償背書。簡單來說,就是將環境問題簡化為生態一個單面向,並將「生態補償」視為功德。但若去看湖山水庫的生態保育措施,可以發現其生態保育監測並未落實,湖山水庫預定地的裸露面積,比當時的環評規範還多,這種短時間的大面積開發、移除植被的做法,除造成空品不良問題外,對土壤沖刷、河川濁度以當地鳥類與兩棲類衝擊更加嚴重,還曾遭環保署罰款。

停止張冠李戴的施政騙局

從上述分析可見,這些建設與其稱為生態,依然更貼近工程。更白話一點,這叫工程漂綠,實際作用只是擴大內需。目前行政院的施政計畫原型,皆可上溯至威權時代的十大建設、新十大建設、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投資等政策,但李秉正等人在二〇一〇年以新十大建設為例進行研究,並撰寫專文〈擴大政府公共投資支出之經濟成長方案是否依然有效?我國新十大建設計畫的可計算一般均衡分析〉,其分析指出,執行新十大建設方案短期內雖會帶動臺灣經濟成長,但效果並不如預期顯著,而其長期經濟影響則更小,並會產生物價水準上漲的負面效應。台灣經歷三十多年的快速經濟成長之後,已趨近發展成熟的穩定狀態均衡(steady-state equilibrium),擴大政府公共投資支出的效益不高,促進經濟成長的效果已經有限。


無論從歷史經驗或學理分析,都讓人難以理解,蔡政府基礎建設計畫的「前瞻」何在?人民冀望八千億元的公共建設投資能帶領台灣成功轉型,但計畫的貧乏與倉促,恐怕預言了又一次的政策綁樁與無止盡的惡性循環。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19

Trending Articles